close

有意思的是,KKday和客路(Klook)都是目標地旅遊新創,拿錢邏輯卻判然不同。KKday打策略夥伴牌,引進的多為旅遊相幹範疇火伴資金。客路引進的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、經緯創投、高盛等知名創投的資金,走財政投資人線路。

時候回到2014年,KKday剛成立,沒有知名度,招募人才和找合作廠商都不輕易。當時,陳明明找上對台灣和東南亞網路生態系熟習的之草創投,才在台灣站穩腳步。接著,新加坡股東也協助它打開越南、泰國、印尼和菲律賓四個市場。

曾任安侯建業KPMG立異與新創服務團隊營運長的潘奕彰舉例,若是某新創被鴻海投資,極可能其競爭敵手仁寶就不肯意投資,乃至不下定單,同理也適用於KKday。這是必經取捨,陳明明因此謝絕過很多錢。「不是謝謝再聯系,而是這個時候還不到。」他說。

起首,這會排斥和其他公司合作的可能。

策略型投資人不會急著套利進場,還能帶來通路、研發等資本,乍看對新創百利而無一害,但刀總有兩面刃。

「對我來說是拿到好的供給,對它來說得到好的客源,這就是綜效。」陳明明說。替KKday帶來流量的日本Line、協助打進中國的阿里巴巴,都是它策略型投資人,過半股權和經營主導權仍在團隊手上。

外勞仲介說三年前開放了越南外勞,我認真斟酌了一下,有幾點吸引我:1.無飲食忌諱 2.文化跟台灣比較接近 3.台灣越南關照是不是還不多,但畢竟是要相處三年又近身賜顧幫襯尊長,心裡還是有疑慮,想上來乞助先輩們。請了外勞近15年 各國都用過了 仍是感覺印尼的普遍比較好,印尼的固然多半信回教 但吃不吃豬肉這件事情看小我,請越南看護是最下下策,基本上照舊推印尼籍的,假如不擔心溝通上的問題,菲律賓也能夠(遍及上菲籍的中文能力比不上印尼)遇到印尼的都很賣力,四肢舉動乾淨。關照就菲律賓跟印尼啊,越南最好不要,太容易跑掉了。

最經典一役在日本。陳明明說, KKday去日本第一年,因不被信賴,談合作高達9成被打槍,連想付錢下告白也碰鼻。獲H.I.S.投資後,不僅廠商立場180度大改變,它也得以上架H.I.S.旗下精緻旅遊產品。

陳明明先想清楚,要去哪一個市場,然後找對的資金,輔助自己進入。

做為KKday初期股東,之始創投創始合股人林之晨表示,雙方月流量差不到兩倍,這類距離隨時可能翻轉,且它用對手1/10資本,效益卻差不到2倍,代表仍相當有競爭力。

曾三度介入旅遊公司創建的KKday開辦人陳明明,選擇投資人更注重資源而非資金。

拿錢,是一種聰明,對於這點,旅遊新創KKday開辦人陳明明,感受很深。

益處是投資人不急出場
壞處則排擊合作機遇

兩家企業同年創建,但客路選擇財務創投火伴投資路線,讓它募資金額快要3億美元;相較下,KKday已公開融資資金範圍,不到對方1/10。

陳明明外勞仲介為何堅持走策略外勞仲介投資人的拿錢邏輯?他豈非不怕客路靠融資快速做大,構成大者恆大效應?

另外,KKday不找財政創投,等於沒有足夠銀彈燒錢補助。

潘奕彰說,以財務型投資人為主的客路,由於有充沛銀彈,可藉燒錢補助吸引大量用戶,但因為須快速拓展市場,提供的大多是票券、SIM卡等標準化產品。相較下,採策略投資的KKday,固然單一市場能做得很深切,但市場拓展上屬於單點式,很難有爆發性成長。

成立五年的KKday,客歲底宣布取得日本Line Ventures和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B+輪融資,其他股東還包括之草創投(AppWorks)、中華開發本錢、日本旅遊團體龍頭H.I.S.與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的資金,非常國際化。

如心元資本創始合股人鄭博仁,就較看好客路先做大平台的策略。他註釋,成功的網路模式是,看到好產品,他們會砸錢趕忙讓用戶成長,先想流量、再來賺錢,「當這些都到位,你就是主導市場。」

這是一場理念之爭,陳明明說,拿到錯的錢反而會下地獄。他註釋,過去兩、三年,中國有不少燒錢與低價搶單模式的新創,但它們香港上市接連破發(編按:指股票價錢跌破刊行價),市場終歸會回歸冷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bartshirl 的頭像
    hobartshirl

    hobartshirl的部落格

    hobartsh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